2022-10-07 14:59 阅读量:5.1万+
华人号: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“绿色”盎然,王屋山云海奇观火爆“出圈”,愚公故里灵山秀水闻名遐迩。
“红色”炽热,“朱德出太行小道”红色教育培训突破15万人次,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日益升温。
“夜色”璀璨,以济水河畔文化创意园为代表的都市“夜生活”氛围感满满,以牡丹园、那些年·小镇为代表的小镇夜经济精彩纷呈……
十年耕耘,文旅和鸣,大美济源多色齐放。
文旅文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,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。省委主要领导在济源调研时强调,要在文旅融合康养结合上作示范。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,济源近年来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,深入挖掘文化底蕴,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,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康养结合,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创新发展高地。数据显示,2021年,济源全年接待游客710.8万人次,实现收入35.5亿元。
俯瞰济源文旅新版图,以文化为引领、旅游为主体、康养为支撑,全域共建、多业共融、全民共享的产城文旅融合大格局正逐步形成。
“规划图”变“实景图” 文旅融合阔步前行
时光的表盘上,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,标注着历史进程。
2019年,济源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再一次捧回国家级“金字招牌”。
全域旅游示范,济源底气何在?一方山水暗藏答案。
王屋山,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。五龙口,中国最大猕猴聚居地。世纪工程小浪底,高峡平湖、三湖连河,形成中国北方最大水面。济水发源地、愚公移山精神,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浅斟低唱……
可以说,济源是一本书,厚重又经典。为全面展示好这本书,推动济源优质旅游资源出圈破圈,济源历届政府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,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任接着一任干,全景雕琢、全域统筹,构建“一核两带多点”文旅发展格局,锻造金丝串珠的“全域风景”,实现“诗与远方竞芳华”。
2015年,济源全面启动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创建工作,全域旅游战略持续深入实施。
2020年,《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》出炉,发力打造黄河文化济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样板区。
2021年,济源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:建设文化繁荣、文明进步的魅力济源,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,持续提升济源的文化软实力……
如今,在这片1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青山绿水半入城,诗画意境见烟火。全域文旅融合正一步步从图纸变为现实。
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休闲游憩核初步形成。济渎庙、延庆寺古色更浓,文化城、城展馆以文润城;万洋湖、湨河完成生态补水,济水复流、古泉复涌不再是梦。
沿南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带更具风情。王屋山、五龙口、黄河三峡、小沟背四大景区特色鲜明、遥相呼应,尽显太行之雄、灵、奇、幽,堪称太行之精华所在。
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呼之欲出。小浪底北岸山水生态资源和中医药文化“宝藏”得到进一步挖掘,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质提速,康养旅游蓄势腾飞。
特色小镇星罗棋布。既有产业支撑,又有生态文化看点,恰与中心城区协调互补,“产、城、文、旅”有机结合的发展格局活力满满。
“大写意”变“工笔画”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
9月,济源。深夜11点的王屋老街,人山人海。古建、美食、啤酒、音乐……历史感与烟火气碰撞,越夜越精彩。
得益于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,王屋山景区暑期人气爆棚。“从7月中旬到8月底,单天最高收入突破20万元,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0%。景区客房甚至出现了‘一房难求’的局面。”王屋山景区常务副总经理王德新说。
这个夏天,景区有多火,济源文旅融合就有多“热”。
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“1+1=2”,而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相融。如何做到文旅真融合、深融合、巧融合?济源在实践中给出答案。
近年来,济源全面梳理人文资源,深入挖掘底蕴内涵,推动文旅发展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提质转变,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。文旅融合发展从“大写意”变为“工笔画”,“愚公故里山水济源”品牌越来越亮,文旅产业全面提档升级。
——做叠加,全链提升撬动发展引擎。
景区提质,民宿提升,交通设施不断完善,济源正全力构建“快进慢游”的旅游体系。小沟背、五龙口等A级旅游景区加速提升,小有洞天·山居、南坪十八院喜获首批五星级乡村旅游民宿,S230沿南太行旅游公路串起了沿线风景明珠……
——做深挖,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IP。
文旅融合,IP为王。济源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禀赋,挖掘出愚公移山精神、“济源之源”济水文化、“天下第一洞天”王屋山道文化三大特色IP,并将其延伸到整个产业链中,不断催生文旅新产品、新业态。目前,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、济水文化产业园、平安驿—古济水商业文化综合体、《愚公移山》大型音乐剧等项目齐头并进,文旅融合多点开花。
——做创新,在“体验感”上下功夫。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怎样破除文化和旅游“两张皮”现象?增强文化体验感是关键一招。济源整合全域资源、精心规划设计,推出观光游、红色游、研学游、家庭游、露营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,发展夜演、夜游、夜购等夜间体验消费项目,开发文旅产品、文创产品、名特优产品,推动景区从“门票经济”向“体验经济”转变,让游客不仅留下来、住下来,更把“济源故事”记在心,把“济源文化”带回家。
“灵魂”更丰满,“载体”更扎实。“1+1>2”的融合反应,印证着济源文旅融合又上新台阶,迈入新境界。
“旅游+”变“+旅游” 文旅生态重塑再造
一顶星空帐篷,一场篝火晚会、一部露天电影、一幅森林美景……吸引上万名游客来此,“枕着星光入梦”。大峪峪见·无界星空露营基地无疑是今年济源文旅业的“黑马”。
“‘黑马’的出现并非偶然。”济源大峪镇党委书记王波说,近年来,大峪镇依托区域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,以“+旅游”思维多角度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,先后打造峪见·耕读、峪见·无界星空等特色旅游项目,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,综合效益逐步显现。
“以前是‘旅游+’,旅游部门努力寻求与其他产业合作,效益难以保证。现在是‘+旅游’,各行业、各部门主动融合,与旅游业一拍即合。”济源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牛友谊说,从前者到后者,看似改变了一个符号的方向,实则是发展阶段的一次飞跃,更有利于产业整合和文旅生态的重塑再造。
回顾这十年,在济源文旅融合蝶变的路上,“+旅游”被运用得淋漓尽致,各产业与旅游“融”出一片大好春光。
——文化+旅游,让城市存“物”留“脉”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盘活,王屋琴书、怀邦、黄河船工号子在惠民演出中绽放,城市记忆被留住。城市书房遍地开花,街心游园、城展馆、图书馆交相辉映,城市文化更繁荣。“文化志愿服务乡村行”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,城乡生活更美好。
——农业+旅游,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。
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生态镇为“农业+旅游”提供载体。首批12个休闲旅游村庄建成,1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出,吃、住、行、文、养、娱等旅游新业态破土而出,“以农促旅、以旅兴农”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,富了口袋,乐了百姓。
——工业+旅游,探索资源转型新路径。
老兵工酒店、愚公移山干部学院、伊利乳业工厂、白银文化节……随着工业资源的深度挖掘,老建筑、老厂房变身文旅新地标,工业参观游、工业购物游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,越来越多“工业”老树开出文旅“新花”。
——体育+旅游,让世界看到济源的激情。
“穿越壮美太行”国际徒步大会、中国山地马拉松、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……重大体育项目的涌入,丰富了济源体育旅游的内涵,推动了城市品质大提升,激活了体育产业新动能,也让世界看到了济源的澎湃激情。
抓好产业的“产”,立住旅游的“业”,做好“+旅游”大文章,构建产旅融合生态圈,推动全产业升级,济源全域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。
“文旅+康养”理念落地 文旅繁花竞绽放
随着健康需求和旅游观念升级,文旅康养融合成为旅游市场的新风向。文旅、康养这对CP如何实现“双向奔赴”?“文旅+康养”的“+”号该怎么画?
济源依托独特的生态禀赋和文化底蕴,以山水为底色、以文化为灵魂、以康养为载体、以旅游为纽带,全空间规划、全产业链接、全要素保障、全社会参与,加快推动文旅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。
突出全域理念,强化系统设计。结合济源“十四五”养老服务体系规划,统一布局、串珠成链、集链成群,形成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网络全覆盖,“点、线、链、群”相得益彰,打造交相辉映的康养结合新格局。
突出项目带动,强化政策引领。总投资35亿元的19个医养、康养服务项目全力推进,养老产业培训基地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改造等6个重点项目并联运行。主动争取国家、省级政策资金倾斜,积极与省级医疗机构、省老年人管理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,扩大济源养老、康养产业的知名度。
突出龙头舞动,强化多点支撑。全力打造“王屋山”龙头旅游品牌,重塑王屋山旅游全省标杆。打造第一洞天康养集群和那些年·小镇民宿康养集群,持续强化济源在全省民宿领域的标杆地位。打造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带和九里沟康养基地,形成全省领先的康养产业带。以遍布全域的景区、红色教育基地、愚公移山精神现场教学点为依托,开展全龄研学旅行。
“济源山水好”,白居易的这句诗广为传诵。新时代的济源正绘就“诗”和“远方”新篇章,绽放文旅融合新光彩。
来源丨河南日报客户端
1、本站(网址:52hrtt.com)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,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,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。
2、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,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。
3、因平台信息海量,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(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:hrtt@52hrtt.com),以便及时删除。
© 2022 华人头条
服务热线 : 0591-83771172
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©版权所有
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
举报热线:0591-83771172
举报邮箱:hrtt@52hrtt.com
1、本站(网址:52hrtt.com)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,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,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。
2、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,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。
3、因平台信息海量,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(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:hrtt@52hrtt.com),以便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