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8-24 14:24 阅读量:4.2万+
华人号:i游河南
花木史话
站在花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,目睹古代与现代文明延伸与交续的痕迹,我们悠然感到脚下的这块热土,犹如一部多彩而神奇的历史文明典籍。
时间回溯到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,那时地处太行山南麓的花木一带,气候温润,四季分明,广袤的土地上河流纵横,森林茂密,水草崴蕤,鸟语花香,成群的麋鹿悠闲地在肥美的草地上觅食。从渔猎到种植,华夏文明的曙光在这里升起,人类又步入了一个文明的新时代。置身于花木,竟使我们看清了华夏民族文明留下的一道真实的轨迹。
花木,商代聚落遗址,地处辉县市区西南8千米。遗址核心区为长方形,南北80米,东西45米,历史文化层厚度0.4—1.5米。遗址中东部有一长方形取土坑,土坑南侧断壁上有座灰坑,坑内出土绳纹陶罐残片、石铲等物。其他断壁散见红烧土块、蚌壳、夹砂红陶片。该遗址是辉县西部平原地区重要的早期古文化遗址,具有一定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。
由花木商代聚落遗址联想到中华龙姓。龙姓为古老的姓氏,子姓龙氏为商朝王室分支,商朝分封王子于龙地(今河南辉县市),以封地为氏。商朝金文中的“子龙”即为子姓龙氏王族。子龙鼎(出土于辉县)即为子姓龙氏的传世礼器。子姓龙氏是商朝末期的子姓高级贵族(朱凤瀚《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》),是为河南龙氏,辉县原有龙巷地名。清华简《系年》有:“乃归厉王于彻(彘),龙(共)伯和立。”说明龙伯和就是共和执政的共伯和。龙伯和何时为何改称共伯和,原因不得而知(或如郾王改燕王,陈完改田完,庆轲改荆轲等,龙和共古音亦相近)。民国初年,有龙氏兄弟五人从龙巷迁居花木。
在花木古村的历史发展演变中,流传下了战国时期魏国公主毕霞的传奇故事。
相传,碧霞元君,原名毕霞,系战国时期魏国的公主。毕霞自幼聪明伶俐,乐于助人。幼年时期,她在王室里熟读了儒道医学等书籍,练就了一身本领。秦灭魏后,毕霞举家迁至魏王陵大梁冢一带隐居,毕霞公主在居所的东北方(今花木)修了座王母殿和花园,并在此讲学以济世救民,使四方民众安居乐业。此后,毕霞公主又到泰山讲学,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,救助了周围不少百姓,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毕霞所做的好事越来越多,影响也越来越大。毕霞公主的功德传至天宫,得到玉皇大帝的认可,被封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,简称碧霞元君。因其坐镇泰山,故民间又尊称为泰山圣母碧霞元君。魏王陵大梁冢一带的人们便把原毕霞公主讲学的地方(今花木)称为碧霞行宫。德高望重的毕霞公主九十九岁时,从泰山回到魏王陵大梁冢祭拜后,又到她讲学的王母殿和花园看望乡亲们,不幸无疾而终,享寿整整一百岁。乡亲们含着热泪,举行了民间盛大的葬礼,将毕霞公主埋在了此处的花园里,墓上长满了鲜花,人们尊称为花墓,在此地形成的村落便称为花墓村。
传说东汉建安十八年(213年),曹操平定北方后,某日他来到花墓王母殿,见王母殿里香客不断,香火兴旺,便携儿子曹丕一起进王母殿,祭拜王母和碧霞元君。进殿后,他父子俩在虔诚叩拜时,忽听空中传出稳重且豁亮的声音:“天道微妙,魏代汉也!”曹操听后大喜,触景即发,随即写下了“王母殿前惊天地,王母殿内问始终”的诗句,曹丕也写下了“王母三笑铸我志,天下一统称魏王”的句子。此后,曹操就假借汉献帝之命,自立为魏王。曹魏黄初元年(220年),曹丕称帝,国号魏。曹丕称帝后,每年都到此地的王母殿进香祭拜,感谢王母和碧霞元君。
碧霞元君在广大民众的心中,成了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神仙。她平易近人、和蔼可亲、乐善好施,是人们心中送子的女神,让劳苦大众倍觉亲切,备受大众信赖和敬仰。“一河碧水翠叠翠,万缕霞光织锦被。碧霞元君乐好施,万世泽被花墓村。”花墓村,碧霞元君的故居,这里是她生活过的地方,美丽的传说,给花墓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,使其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神秘。
古村花墓周边历史文化遗存丰富。东南6千米处有西周凡国故都遗址,唐武德元年(618年)在此置凡城县,四年(621年)废。“凡城夜月”为辉县古八景之一。村南3千米处黄水河西岸有战国古冢——魏安釐王冢,俗名大梁冢,是我国最古的编年史《竹书纪年》出土地。
明朝中叶,有郭顺从获嘉县西仓村迁此落户,曾把花墓村改叫为郭顺屯,村人因不习惯又恢复花墓村名。后到清朝康乾盛世,村人嫌墓字不祥,改为花木。郭顺后人有迁移峪河北包公庙村的。
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三月,大花木施财功德主马全等发善心率领众社人创建三官庙一座,为铭记毕霞公主的功德,在庙内建起宣报庵一所,后演变为送子奶奶庙。清乾隆十一年(1733年)大为修缮,庙堂一新,香火兴盛,庙会繁荣,游客不断。三官庙内现存明清古碑九通,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,彰显了文明花木的历史文化底蕴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通引人注目的“花木河渠断案碑”,于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四月二十一日所立,记载了姬家寨民高文禄等与花木村人姬文阁等控争水利、辉县正堂断案立碑、永杜民间争水案件全过程。
清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黄河马营口堤溃,清政府命各县每亩地附征五文,以代徭役,约定溃堤堵复,取消附加,并在赵固集关帝庙设局,催征新乡、辉县、获嘉三县附加税。七年过去,溃堤早已堵复,附加税继续征收,百姓怨声载道。当时辉县范屯有个穷秀才,名叫杨景福,字介甫,号老介,世代务农,为人正直,名闻乡里,被选为辉县联庄会议长。戴莹,杨的挚友,高村人,字工亮,又字如梅,号老八,因秉性刚直被选为参议。咸丰三年(1853年)会众共举二人为民请命,知县、知府俱不答应,激怒会首会众,立邀新、获二县联庄会首领共商对策。咸丰四年(1854年)十月二十日,新、辉、获三县会众五六千人,手持长矛、大刀、火炮,齐集赵固,捣毁征税局。二十六日,知府蒋斯崇同卫辉营参将松志前来辉县查办抗税之事。杨、戴率数千会众围城数日,迫使知府停止附征。不日,清廷令河北镇臣崇安同知府蒋斯崇带数百名防兵前来查剿联庄会。防兵行至花木村附近,联庄会众数千人鸣炮围攻,防兵溃不成军,崇、蒋舆马俱碎,仓惶逃匿。防兵陷入稻田泥沼就擒,捉住五百多人,用防兵自己带来的绳子一个一个绑起来,一车12个拉到赵固东南隅,一不做,二不休,三声炮响,送归黄泉。民间传说赵固有一个万人坑,就是埋葬清防兵的地方,这里是三县联庄会英勇起义获得胜利的纪念地。
民国37年(1948年)12月20日,国民党41军的一股敌人到板桥、赵固一带抢粮返回时,因花木黄水河石桥被民兵破坏,敌人载粮的8辆马车无法通过,被迫把粮食卸到桥头河滩。当时,村里的青壮男劳力都参加民兵队随八路军武工队打游击去了。花木村妇救会主席张凤英发现情况后,马上通知妇女冯国英、冯刘氏等80多位妇女同志,趁天黑敌人退走无看守,张凤英领着大家火速赶往村西桥头。妇女们用单裤、布袋、盆子、篮子、簸箕等工具,大家齐心合力背的背、抬的抬,紧张忙活2个多小时,夺回粮食5000多公斤。待到天明敌人来运时,已被清扫一空,武工队和民兵乘机来袭,敌人丢下了几具尸体,只好仓惶逃走。花木村的妇女们拍手称快,其黑夜夺粮事迹受到了上级表扬,并在《辉县妇运史》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黄水河花木村至蔡旗营河段,堤岸单薄,历史上水灾不断。建国后于1956年,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挖深河床,加高培厚堤防10.3千米,堤高2米,底宽6米,顶宽2米。花木村内1200米河床改道村西,河床宽70米,下深1.5米,动工8万个,挖土方12万平方米。黄水河被改道后,花木村形成大、中、小三个村落,因河东村较大,故名大花木;河西所余庄户较少,且分两片居住,分称东(中)、西(小)花木。分别改称大花木、中花木、小花木。后中、小花木两村渐合,改称花木,相比河东大花木还是较小,习惯上称小花木。
花木村历史沿革:清朝分属北阳里、北云门里和南云门里。民国26年(1937年)分属城关区、赵固区和获嘉县第六区。民国33年(1944年)2月至民国35年(1946年)6月属中共太行区七分区七地委辉嘉县第三区分委(赵固区)。1949年属辉县第一区、第七区,1958年属赵固人民公社花木大队,1962年属中小营人民公社花木大队。1963年复属赵固人民公社花木大队,1969年设北云门人民公社,以河为界,大花木村属北云门人民公社大花木大队,小花木属赵固人民公社,改称小花木大队。大花木1983年属北云门乡大花木村委会,1996年至今属北云门镇。该村东邻宏云新区,南邻丁庄,西隔黄水河与袁庄相望,北与老格为邻。大花木有590户,2700余人,有冯、马、赵、殷、龙、郭、吴、任、苏、杨、孙、王等姓氏。小花木东北距辉县市区9千米,南邻袁庄,西邻苗固,西北距赵固乡政府驻地3千米,属赵固乡小花木村委会。该村有230户,950人,有周、张、王、郭等姓氏。
花木古村,历史悠久,文化深厚,英才辈出。花木古会,名不虚传。农历二月二十二有物资交流大会,会期五天,会史悠久;农历六月初九、九月二十也都有会,各会五天,市场繁荣,热闹非凡。
而今,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花木更是远近闻名。大花木有革命烈士苏长胜;烈士龙喜福,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7军排长,于1949年12月在成都战役中英勇牺牲。
爱学习,求上进是村人处世风范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两村共向国家输送大专本科生200余人,考上名牌大学、出国留学、攻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年年不断,从这里走出了一个又一个文才武将。值得龙氏家族骄傲的龙致贤,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。他连任校长长达13年之久,卸任后,他作为主要负责人,历经三年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,发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,拥有160多个成员。他先后赴美、德、英、日等15个国家和地区讲学、学术报告,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并做专题报告,全心致力于中医药的发展和中医药在世界的交流和传播,扩大了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。(周国义龙振礼)
1、本站(网址:52hrtt.com)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,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,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。
2、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,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。
3、因平台信息海量,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(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:hrtt@52hrtt.com),以便及时删除。
© 2022 华人头条
服务热线 : 0591-83771172
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©版权所有
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
举报热线:0591-83771172
举报邮箱:hrtt@52hrtt.com
1、本站(网址:52hrtt.com)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,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,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。
2、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,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。
3、因平台信息海量,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(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:hrtt@52hrtt.com),以便及时删除。